为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、市全会精神,金堂县委编办围绕“一二三四五”研究谋划2021年工作,以“开局即冲刺”的姿态,为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高效起跑提供机构编制保障。
(一)完善“一个数据库”,不断巩固机构改革成果。从“点”上,开展森林防灭火、消防管理、营商环境建设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等重点领域职责研究,从“面”上,开展县级部门、镇(街道)、产业功能区职责梳理。以“三定”规定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基础,构建动态更新的职责任务“数据库”,形成职责清晰、运行高效的职责体系,推动县级各部门从“物理整合”到“化学融合”。
(二)抓好“两个重点”,加强行政执法体系建设。抓好执法“职责分工”和“协调配合”两个重点。细化完善各执法领域机构职能配置,按“一事一表”模式,梳理下沉产业功能区和镇(街道)的执法事项,明确的职责分工。制定《产业功能区执法事项清单》和《镇(街道)执法事项清单》,建立行业主管部门、县综合执法局、产业功能区、镇(街道)在发现、鉴定、整改、处罚、强制执行等执法各环节的协调配合机制,避免多头交叉执法、重复检查和执法空档。
(三)建立“三张清单”,优化镇(街道)管理体制。按照“依法下放、宜放则放”原则,将点多面广、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、执法等权限下沉镇(街道)。建立镇(街道)职责任务、公共服务和属地管理“三张清单”,理顺职责关系、厘清权责边界、优化运行机制,探索构建“照单履职、依单办事、按单问责”的职能精细化管理体系,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。
(四)厘清“四方关系”,创新产业功能区工作机制。按照产业功能区发展需要,推动职能部门依法下放土地、规划、审批的管理权限。跟踪产业功能区机构运行和赋予权力行使情况,厘清条、块之间职责关系和边界,构建产业功能区主责产业发展、专业公司主责资本运作、镇(街道)主责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、职能部门主责综合保障和监管执法的职能体系。
(五)强化“五项管理”,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。梳理机构编制各项工作流程,强化与组织、人社部门的协作联动,健全完善机构编制事项审查评估、执行情况督查、责任清单调整公示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、机构编制数据管理等5项制度,汇编《金堂县委编办工作规范》,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机构编制相关制度和规定,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。(金堂县委编办 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