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金牛区委编办积极创新教师编制管理模式,采取“1种模式+2项保障”措施,着力提升教师编制保障能力。
(一)对标先进、全额保障,探索“编制+员额”配备模式。针对现核定教职工编制总额已不能满足教师配备需求的实际,积极探索“编制+员额”教师人员总量管理,按照“总量控制、动态调整”原则,通过“全覆盖、分阶段、分类别”途径,逐步提高师生比标准,确保到2022年教师配备达到国内先进城市水平。一是全面覆盖。将区属中小学、职高、幼儿园、特殊教育学校等全部纳入实施范围,科学核定教职工总量控制数,对现有教职工编制不足总量部分,核定教师员额数。二是分阶段实施。充分考虑区财政供养能力和教师需求增长速度,按国家师生比配备标准、国家和员额制组合师生比配备标准、员额制师生比配备标准等3个阶段,逐年提高编制和员额保障标准。三是分类别保障。集团化办学学校教职工总量控制数,按照国家师生比配备标准上浮一定比例核定;一般学校,按照国家师生比配备标准核定,确保优质教育与基础教育同步发展。
(二)全区统筹、倾斜配置,强化教师编制保障。坚持优化结构,统筹调剂,盘活编制存量,采取“瘦身”+“健身”的管理思路,通过制定《成都市金牛区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统筹使用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建立事业编制动态管理和统筹使用制度。同时,按照“全区统筹,保障重点,适度调剂”的原则,定期回收空余编制,纳入全区统筹管理,重点向教育系统倾斜。截至2020年12月,共收回18家事业单位空余编制,为下一步建立教师编制“周转池”提供相对充足的编制资源。
(三)深挖内潜、优化管理,强化员额教师保障。一是增强身份认同。按工作年限和教学实效,为员额制教师颁发“星光教师”、“荣誉教师”、“功勋教师”证书,优先认定员额制名师岗位等级。二是建立激励机制。各直属中小学幼儿园按照《成都市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》中副高级岗位、中级岗位比例,设置员额制名师、员额制优师两个等级,开展员额制名师优师等级评聘工作。评聘工作按照能上能下、优劳优酬、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。对评上的员额制教师适当提高工资水平,激发员额制教师工资积极性。三是打通成长通道。每年提供一定比例编制数,按照《金牛区事业单位单位考核招聘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》将优秀员额制教师招聘为在编教师;鼓励员额制教师参加区级以上评优活动,在同等条件下,适当考虑员额制教师获奖比率,促进员额制教师自我成长。(金牛区委编办 供稿)
【下一篇】: 蒲江县委编办三举措扎实抓好机构编制年报统计工作